当前位置:绘声绘色>武侠修真>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第 523 章 织造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23 章 织造官(1 / 3)

追查亏空是雍正在大年初一发布的十一条诏令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清查亏空,八成的官员都被卷入其中,就连港口或者是口岸也有人被勒令补上。

相比较那些亏空很多的官员,港口和各个口岸的亏空没那么严重,这钱都是被他们吃喝摆宴用掉了,每个人补上几千两。之所以能在较低区间补亏空,是因为每年舒宜尔哈查账,从进出口商行到各个港口都要查账。最重要的是这些港口的官职就是肥差,和那些来往船队眉来眼去一番就有收入,人家主动送,他们就不会在朝廷银子上主动揩油。

因为这个原因,雍正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官员涨薪。

清朝的俸禄制度是从明朝继承过来的,俸禄微薄,却用各种来钱的手段增加收入,火耗就是他们敛财的手段之一,加上“赃罚”“暮夜金”(贿赂的美称)等手段敛财,官员们个个吃得脑满肠肥。因此雍正想着要不要设立养廉银子给这些官员们提高收入,让他们不再因为生活所迫而挪用。

这只能说想法很美好,谁嫌弃银子多啊,能白拿的为什么不要?最后只会该拿的拿了,不该拿的也拿了!

海棠虽然反对却不剧烈,因为有些清廉的官员真的能因为这笔钱而改善生活。哪怕如此污浊的官场,也真的是有几个清官的。

官场不治理的时候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真的治理起来了才发现是一摊烂泥地。海棠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四哥这份治理官场的坚定信念,回答是没有的。这太困难了,她只会被折磨得两败俱伤,不像四哥那样,有着与人斗的快乐和豪情。

船行到山东胶澳港口,港口的官员接着他们,大家一起下船。

这次和往常一样,海棠要检察的重点是进出口商行的临时银库和船厂。

山东的地方官一直想修一条铁路,海棠一直反对,觉得修路的意义不大,现在有了一条修路的理由,那就是运送黄金和白银。

南方口岸和南方几个省的税银在山东港口这里短暂地停留后送到京城,因为一路靠着海岸,路上有海盗出没,尽管每次都打退了海盗,然而这银子万一落水了呢?

因此经过户部几次商议,决定修建从山东港口到京城的铁路,从山东河北境内穿行而过,运送的是金银、粮食还有南方的商品。

山东官员得到消息后纷纷奔走相告显得很高兴,接下来几天,海棠先是查了进出口商行的银库,让人清点了存银检查了账本,又去船厂看了正在建造的几艘铁甲舰。

山东这里的船厂建造铁甲舰虽然起步早,但是造船速度又快又好的是福建港口的造船厂,那边的造船业很兴盛,民间木船出口算的上是支柱产业,因为有大量的熟练工,所以官营船厂里面的铁甲舰制造速度比山东快多了。

这让海棠再次萌生出想去南方看看的想法。只是眼下不适合去,她明年的工作都排满了,明年要带着弘晖去一趟西北,一来一去要大半年,秋季还是海棠去主持木兰行围。雍正说得很明白,他骑

射不行,就不去丢脸了。而且他对那种大型篝火晚会的聚会模式也不喜欢,还是不去得好。

山东港口的问题有不少,但是因为港口面积不大,主要官员都是海棠的嫡系,对海棠俯首帖耳,处理起来很容易,在港口停留了半个月后她的座驾拔锚启程,从入海口逆流而上进入杭州,杭州官员都来迎接。

这算是进入了江南的地界,海棠打算在杭州停留两天直接去江宁坐镇,江宁就是南京,乃是南方重镇,很多衙门就坐落在江宁。

杭州的官员和当地的乡绅们一波接一波地来拜见,官员们诉苦说亏空难补,一年的时间太短了。乡绅们则是哭诉摊丁入亩不给百姓活路,哭到伤心处满堂都是哭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哭灵呢。

当然也有人想跟海棠和弘晖说说理,就说丁税这是古来就有的,凭什么说取消就取消了。还有人说他们家是祖宗勤奋积累才有了今日,大家没做错什么怎么就被朝廷给扒了一层皮。

海棠只是含笑听着,知道和他们讲道理讲不通,毕竟大家的屁股没坐在同一张椅子上,就是海棠把嘴皮磨破了他们也不愿意理解。

海棠就说:“这土地是你们家的,也是我们家的,这天下一草一木一把土一捧灰都是皇上的,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服抱怨两句本王能理解,可是抱怨的多了不乐意执行,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不乐意住在大清国的人现在卖地搬家出洋还来得及,别到时候天兵一到成了齑粉就悔之晚矣。”

这话说得很明白,想活着就老实配合,不配合就滚蛋,要不然死了别怨没提前说。

自古胳膊拧不过大腿,鸡蛋碰不过石头,于是都闭嘴不谈,杭州的推进速度很快,在海棠留下的官员检察下,很快就把事儿L办妥了,当然这是日后的事儿L了。

海棠待了两天后去了江宁住进了江宁织造衙门。实际上织造衙门就是一处小行宫,里面建造得富丽堂皇,江南的官家女眷以进入这几处织造衙门的后院为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