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绘声绘色>玄幻魔法>华娱从2004开始> 第327章 闭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7章 闭幕(1 / 2)

酒会上来了许多业界名流,明星、制片人、导演、厂商.皆有。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无论是否看懂了《恐怖游轮》这部电影,都很给面子的给出相当高的评价。

不喝酒的王树这会儿也端着香槟游走在舞会中,说着他那一口蹩脚的英语与众人交谈。

王树俱都客气的与之交流了一会儿。

而后又与华纳的人聊了一会儿。

华纳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与中影互相有着合作。

《疯狂的石头》、《玉战士》、《面纱》、《疯狂的赛车》、《赤壁》、《投名状》都有华纳参与投资。

其实《恐怖游轮》表面上是一棵树公司与中影两家投资,实则中影那边是中影,以及中影的合资公司中影华纳横店参与投资。

中影负责中国内地市场的发行,华纳负责北美市场的发行。

《恐怖游轮》是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影,仅有中影与一棵树参与投资,难以进入北美影院。

可若加上华纳,就没有问题了。

这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华语电影想要进入北美影院,没有强力的北美公司为其发行,根本就行不通。

而获取强力的北美公司负责发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有北美的影视公司参与制作。

没有华纳参与,找一些小的发行商代理,其实《恐怖游轮》也能进入北美市场。

只不过,大概率就在十几块荧幕上放映,然后没有然后。

华语电影在北美的上映时间没有具体限制,是由票房而定。

一周票房所得达到5000美元,则可继续上映,否则就下线。

美国发行公司引进华语片时,目标人群首选华裔,通常在华裔聚集区的影院发行,一般也就在十多家影院上映。

一直以来,在美国影响较大的华语影片是2000年李桉导演的《卧虎藏龙》和2002年张一谋导演的《英雄》,后者蝉联北美票房冠军长达两个星期,被美国媒体誉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

不过,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迄今为止,除少数国产大片能在美国电影院线上映外,绝大部分华语电影在美国往往通过两种形式露面。

一是参加中国电影展映活动,二是由华人聚居区的影院与国内制片人直接联系、单独引进少量影片。

其实在90年代以前,旧金山、洛杉矶等美国城市有许多专映华语电影的影院,鼎盛时洛杉矶就有五六家之多,主要放映港岛功夫片,有时也放些配有英文字幕的内地电影。

这些电影院虽然在华人聚居区,但也吸引了许多英语观众。

似周润发、陈龙、周星星、刘德桦等港岛影星的电影还是有一定吸引力和影响力的。

于是聚居区内的影院就会与国内的制片人联系,单独引进少量影片。

且也只是在华裔聚集区内上映。

而后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华人欣赏电影的方式相继被录像带、vcd和dvd取代,再加上华语电视台和互联网的日益兴起,华语电影院逐渐式微,华语电影也一度在美国电影市场上近乎绝迹。

这个时候,中国电影大量走上美国银幕,是随着中美电影节等华语电影集中展映活动的兴起而出现。

中美电影节是2005那年由美国鹰龙传媒公司主办,联合了美国多家媒体娱乐机构参与,并且获得了中国国家电影局和美国电影协会的支持。

在每年十一月的整整一个月内,中美电影节组委会在好莱坞、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的美国主流多个电影院线20多个放映场地,连续放映200场的展映。

在展映期间,组委会会邀请中美电影人和主流电影机构进行观摩和交流,同时也会在美国各大著名电影学院和博物馆等机构举办学术论坛。

每年中美电影节会邀请中国主流电影集团和电影管理机构和美国主流电影机构和电影集团的高层代表人物参加,在美国好莱坞各大电影集团和主流电影机构举办各类交流讲座和论坛,希望藉此搭建中美电影界务实交流合作的平台。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许多好莱坞的电影人愿意拍摄中国题材的电影,看重的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电影市场。

同理,这种合作在客观上也有助于中国电影人熟悉美国电影人的眼光和思路,也有助于华语电影开拓进入美国市场。

只不过,内地的电影人不争气。

其实,很多真正优秀的华语电影并没有进入美国市场,与代理商宣传不够有很大关系。

好比《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是由日本公司代理发行。

坑爹的是,这片事先未做充分宣传。

上映两周后,代理公司才拉来一卡车宣传品和小礼品。

没有好的代理公司,华语电影很难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